2021.07.19 世事波上舟(林基興 / 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我必須坦承,在課程的一開始,我對部分的說法實在不認同;但隨著課程的逐漸進展,我也越來越能理解、認同老師的理念,也感受到自己看待事物的視野有所轉變。」

以上是班上一位同學期末的話,看了欣慰。因為我授課「電磁波、基改、核能與輻射」等科技,許多同學「早有定見」,但大部份來自媒體與親長,而儘是缺乏科學根據的觀念。我從「明辨思考」教起,包括「科學不能證明無害、需比較證據權重」;「人生充滿風險、需權衡福祉與風險」。然後才解析科技的本質與其衍生的爭議。相關例子是,有同學不解科技,卻自認有理,我提醒她,一些人自認為生技倫理專家,其實不解生技內涵,也敢侃侃而談生技倫理。

是的,教學相長,我看到年輕面孔洋溢學習熱情時,甚為感動。

第二件教學心得是「角度不同,可產生廻異的認知」。例如,大眾對科技的認知為何「南轅北轍」呢?精確例子是基改食品是否安全?英國皇家醫學會、美國醫學會、美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與食品安全署、世界衛生組織等均聲明安全。其次,深具公信力的美國公益皮優(Pew)研究中心,2015年民調顯示,88%的科學家認為安全、37%民眾認為安全;可知,基改專業(世衛專家等)均認為基改食品安全、美國科學界八成八(也許非基改專業者有疑慮?)、大眾則只三成七。可說,具備專業知識者能宏觀全局而正確認知;其他領域科學家以其科學訓練(證據權重等)而判斷;一般人則易流於「矮人看戲何曾見,只是隨人說長短」〔1〕。

課堂上,我用一張圖「視角 vs. 認知」(perspective vs. perception)解釋:一個圓錐體,一端垂直切割,另一端斜切。以三個角度投影,則其形狀不同,就如三個不同知識程度者的指稱(「投射」)〔2〕(圖一)。


 

圖一:三個不同角度的投影

圖一:三個不同角度的投影(原作者Mark Somple贈圖)
 

 

有些同學印象非常深刻,一再表達其「驚喜」(何其不同的觀點!)。

第三件心得關於「詮釋事物的意義」。

「老師說的『找到意義時,受苦就不再是受苦』,對我影響很大。」這是去年某生夜半絞盡腦汁解題的自勉心得。

我沒想到她能「活用」上課內容,而且表達得很夠味。上課時,為說明社會上對於「電磁波與基改等科技」的諸多認知,我解釋此為一種意義的詮釋,亦即,某人怎麼詮釋科技?推而廣之,我們怎麼詮釋人生各式事與物?於是,我舉例:奧國心理學家弗蘭克(Viktor Frankl,1905-1997)(圖二)〔3, 4〕,二戰時納粹屠殺猶太人倖存者。他在集中營的淬鍊,讓他自勉尼采的話:「打不死我的,將使我更堅強」。他發展的「意義治療」(logo therapy),是從生活中體察生命的意義、調整人生觀。我特別強調,生命的意義在於「自己」的賦予(自助或外援)。

 

圖二:弗蘭克

圖二:弗蘭克(維基百科可用圖)


 

後來有某些學校學生自盡,筆者投書媒體,也提出德哲尼采的名言「知道為何而活者,幾可忍受任意如何(折磨…)」。「意義治療」幫助虛無感與憂鬱症等患者;因在集中營中,囚徒只看到絕望,增加悲觀情緒與自我放棄,將人推向死亡之境,但他悟出自救之道。一九五三年,在荷蘭的國際心理治療會議中,他演講「集中營裡的心理治療經驗」,解釋運用自我抽離的方法:「我一再嘗試,將自己從災難中抽出,化身其外,猶如旁觀或俯視。例如,雪地行軍時,又冷又餓,實在撐不下去;於是開始想像,處身溫暖和諧的講堂,演講『集中營裡的心理治療經驗』。」此幻境實現,讓他鼓勵人面對無法改變的命運(罹癌…),賦予生命意義。甚至,他還「理想化」其意義治療:如果一個人一下子遭遇嚴重災難考驗,那一定有其意義,似乎有什麼在等着我、期待我去做,我是為某事而存在的。

德哲歌德與英哲羅素,年輕時均因曾想不通生命意義,而意圖自盡。其實,人生意義靠自己創意賦予;一念之間就有轉圜。天生我材必有用,電影《侏羅紀世界》不也點出「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

我希望年輕學子學得賦予人生事物意義的能力,尤其在困境時,創造新意「找出生路」。




參考文獻

  1. 清詩人趙翼《論詩》。
  2. https://www.google.com/amp/s/ubeme.com/brainstormcafe/2016/1/7/perspective-vs-perception-real-vs-augmented%3fformat=amp
  3.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Viktor_Frankl2.jpg
  4. https://www.univie.ac.at/logotherapy/biography.html

弗蘭克在書 “Yes to Life in Spite of Everything” 中解釋意義、韌性、即使在大災難下擁抱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