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課程TA台文所博士候選人徐淑賢紀錄
「疫情下的自由與權力秩序重組」為109學年度上學期通識教育中心「疫起思辨:跨領域思考與對話」時事系列課程之一,主要透過組織跨領域的師資共同為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下之全球現況,提出各種面向的討論,並帶領修課同學們共同理解此一巨變時局,並思考應變之策。
本課程以兩日密集課程型式進行,第一節課由翁曉玲老師開場,從傳染病防治法開始,首先了解國家對於傳染病防治的指揮機關設立,防疫、管制、隔離、物品徵用、人員徵調措施,以及優先使用通訊設備、傳播媒體,對於事業徵用、配銷防疫物品的規定,可以不受原有法規限制、邊境管理政策,等等特殊政策與措施的法源依據。而所有人民、機關、團體、行號等則有義務遵守、配合這些特殊措施。
接著,站在法律的角度,翁老師帶著大家共同思考了兩大問題:一、誰有權力監督如中央疫情指揮中心這一類特殊機關呢?二、在防疫期間所制定的法律、行政命令,是否會與法治國原則中包括法律優位、法律保留、法律明確性、依法行政(比例原則)等原則牴觸呢?前者透過檢討現行法條可以發現,當前並沒有明確的監督機關,指揮官也沒有一定要前往行政院備詢的義務;甚至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的解散時間也皆由指揮官,視流行疫情及處置狀況,自行報請行政院解散,在此情況下,可能導致監督權難以介入,進而導致該指揮中心行政權獨大的疑慮。而在實際案例上,也常有在個案處理中涉及平等原則、人權、歧視等問題的情況。翁老師提出,若這些問題我們僅用「疫情下的特殊情況」輕易帶過,則其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將可能導致國家法治的模糊與混亂,不可不注意。
第二堂課由張繼瑩老師從歷史觀點切入,思考歷史上的疫情與天災。老師從個人經驗出發,以921大地震轉變了自己研究的方向為例,說明自己對自然災害的關懷與對環境史的思考。
張老師提出,過去在歷史上曾出現許多中斷日常的事件,包括水災、旱災、地震、蝗災、疫疾、戰爭等等,這些天災人禍是過往王朝極為重視的事件,主要是基於一種治亂循環史觀的理解與解釋,然而,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又該如何理解這些事件呢?老師認為,我們應該要更細膩地思考當時的人民,是如何找到與天災或疫病共存的方法,了解各地發生天災或疫病與當地開墾進程之間的關係,方能看見這些日常遭到中斷的人們,是如何生活。
此外,也要注意災害中的政治學,天人感應的說法,其實往往是國家、君主利用災害進行政治操作或是政治解釋的結果,包括唐太宗、雍正、甚至是各朝代大臣想要進行某些政策也會用災害來操縱,原本在日常時所累積下來對別人的評價,或是對事情的處理等等。
最後,應注意歷史中對於災害的紀錄通常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關於災害下泯滅人性的情況,另一種則是災害中仍然堅持做人的原則。須注意的是,歷史學家最在意與最常紀錄的往往是後者的類型,這主要是因為紀錄者基於自己做為歷史學者的責任,是希望在災害之後,人們仍能記得人性中原本那些美好的事情,讓因為災害而遭到摧毀的一切能再回到原本美好的生活。
第三節課由簡立易老師與同學共同探討疫情下的台灣媒體現況。課程從媒體所乘載的角色:傳遞資訊、守望與監督等開始討論。透過播放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疫情記者會片段,老師與大家一起從客家電視台記者被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時邀請上台協助呼籲保持社交安全距離一事,討論新聞媒體與政府機關在疫情下權力秩序受到重組的情況,思考這是否是一種徵用人員的行為?假如你知道,當政府要求你做的事情,與你的媒體角色衝突時,你是否能拒絕?你若難以拒絕,你覺得你遭遇到的困境是甚麼?
簡老師特別向大家說明,當衛福部需要徵用媒體時,會與NCC先發布正式媒體徵用書,寫明徵用時間的時間點,並且不會占用一般節目時間。但是當陳時中進行疫情記者會時連帶推銷商品時,是否會有徵用的問題呢?這一切就要回到收視率的議題、電視台經營的問題進行思考。此外老師也提出並不是每次的媒體徵用都是順利的,譬如當國家想要徵用每年的9月21日的9點21分進行地震防災宣導,卻常令常態播出節目中斷、收視率暴跌,就會讓媒體與官方開始展開協調。
此外,老師也帶同學一同思考疫情下之新聞報導,所遭遇到之醫療知識為一高度專業知識的問題,特別是關於病毒的產生、傳染、治癒等等新聞媒體是否有能力全面理解與掌握。老師提別提出,若媒體關於疾病的資訊、符碼、詮釋,需要高度依賴政府、高度被掌握在政府手上,往往就會產生新聞報導與新聞監督的雙面刃。另外簡老師也帶大家從國際媒體的角度,觀察其災難新聞的處理方式,指出媒體最核心的銷售原則,是銷售信任,而非其他,故須特別注意新聞媒體存在的價值問題和立場問題。
第二日的課程由方天賜老師接續,老師首先透過KAHOOT!,開啟大家於後疫情時代是否會恢復國際旅遊的現場調查,從此開始討論全球化現象在疫情結束之後,基本上不會崩毀,但可能產生各種「變型」的情況,包括全球供應鏈重組、強化遠距通訊、消費型式改變(如宅經濟、無人電商物流等),更進一步帶動AI與無人化的發展。
其次,老師以美中貿易戰為例,討論雙方在疫情來臨之後,原本於疫情前簽署的經貿協議,在2020年2月後全部打亂,雙方摩擦因疫情而強化,兩強先是自顧不暇,後忙於因為疫情而更加對抗,無人領導世界。全球的反中情緒上升,貿易戰和疫情使得更多公司離開中國等情況,指出「疫情」在國際政治下被拿來做為政治操作的情況。另外方老師也帶著同學思考,所謂的民主體制真的與疫情管控有關嗎?以及民族主義問題又如何在這波疫情下被放大,我們又該如何面對與處理。
下午的聯合授課與座談,邀請《鏡周刊》副總編輯李志德先生、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紀和均老師、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高銘志老師,分別從自身專業:新聞工作者、比較法律學者、科技法律學者的角度,針對疫情與我們的生活進行討論。
李志德副總編輯指出疫情中的新聞報導常常面臨各種信息與信息傳播、解釋權被壟斷的問題。並提出由於直播報導的崛起,讓所有看直播的人,都可以對於記者採訪進行評論甚至是抨擊,導致新聞採訪現場有非常大的改變與壓力。另外老師也指出報導真實、公平與準確、追求言論與新聞自由是新聞媒體不可偏離的主軸,更也是面對疫情、後疫情時代時,新聞媒體應該要堅守的立場。
具有留法經驗的紀和均老師,透過比較臺灣與法國之防疫法制的角度,為我們帶來兩國在面對新冠肺炎時的防疫進程、傳染病防治法規、疫情指揮中心之特殊機構設立的法律位階之比較,提出臺灣在法條中似乎有對於紓困多於防治,防疫過程中地方政府角色被削弱,中央政府角色被放大等情況。
高銘志老師則從人權與科技發展兩個角度出發,一是討論疫情此一緊急狀況下,我們對於人權的注意,到底要到甚麼程度。而在科技發展與科技法上,又是否會因為目前臺灣的篩檢量太少,而受到影響?當在疫情下,世界各國將疫苗視為國家威望和科學實力的象徵,臺灣的生醫環境卻缺乏檢體,不利於疫苗開發、快篩開發時,從更長遠的角度來看,對於我們的疫情防治是否真的是有益處的呢?
老師們多元而深刻的講授,在兩天之間,為同學們帶來了許多思考上的刺激,對於疫情底下各種立場與角色之逆向思考,也有更高的敏銳度。最後的分組討論與綜合分享中,同學或從自身的經驗出發,或與課程中老師提及的問題進行回應,或更進一步提出自己對過往所知的反思,熱烈地針對兩天課程裡的議題提出自己的想法。簡立易老師更在活動最後再次與同學一起思考疫情下新聞媒體觀察視角的議題,為師生帶來滿滿的收穫,也為兩日密集課程畫下美好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