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上)清華通識人物「梁啟超、王國維」系列演講:講題簡介

 

11/14 (四民國思想史中的梁啟超與王國維/ 楊 照董事長

在充滿變化與動盪的「民國」,既有的秩序被打破,迫使人們只能向前探詢解決問題的出路,也因此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造就出許多重要的人文思想人物。
  梁啟超在立憲與共和爭執的時代中,跳脫國體的爭議,走向一條教育人民、形塑國家根本的道路。《新民說》從政治、經濟、道德等角度提出提升人民素質的方法,影響更擴及中國現代思想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學各領域。
  王國維是第一位捧讀叔本華、尼采原文書的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在〈紅樓夢評論〉中以西方哲學美學觀點切入探討。後由西方哲學轉向中國古典文學、金石甲骨的研究,這些轉變中也伴隨著人際糾葛,使他最終決定「經此世變,義無再辱」,而以自沉結束苦痛。



11/16 (王國維:悲劇隻/之眼曾守仁教授

19066月《教育世界》刊出一張王國維正面半身照,照片裡的王國維配戴眼鏡,略顯憂鬱。圖片上方有「哲學專攻者社員王國維君」說明字樣,以圖代人,以哲學重生,算是他另一次新的面世,這一年(光緒32年丙午)他30歲。他於50之年,192762日上午10時許,縱身一躍,自沈於頤和園魚藻軒昆明湖內。彼時湖面如鏡,他眼中最後看到的不是別的,應該是自己吧。本次講座將從視覺來解析王國維所遭受的身心劇痛,以及他的解救之方。身處於清末民初的王國維,遭逢天崩地解的易鼎世變,「兩截人」的他,本身就是一個悲劇,然而超越之道也在其中。



11/21 (群治與感情:梁啟超的文學思想之路陳國球教授

梁啟超(1873-1929)是現代的重要思想家,在政治路途上可謂歷盡劫波,在文化學術以至藝文思想上,他的經歷同樣曲折多變,都值得稱述探析。以文學而言,他早年主張「文章不可謂之學」,後來卻看到「小說」在「群治」上的實用功能;及至「五四」以後,他觀看文學的態度與方法,有更大的轉變,以為「天下最神聖的莫過於情感」,寫下〈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情聖杜甫〉等,又發表了富於心理分析的〈屈原研究〉,標舉審美效應的《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這些著述,既有其時代意義,於繼起文論的發展,也有重要的貢獻。



11/23 (會通中西的梁啟超法學世界黃源盛教授

把現在的時鐘回撥150年,就是梁啟超所誕生的清末,在那個內外交困、法統淪喪的時代裏,四萬萬中國人仍然千百年如一日的生活在儒學經綸、之乎者也的環境中,而與堅船利炮一同進入中國的憲政、法治、權利一方面既是愛國者高舉的旗幟,同時也不免成為當權者粉飾太平、輯合南北的籌碼。但毋庸諱言的是,晚清民初的權力亂局也成了孕育新法的沃土,中國法律近代化也在西法東漸的法律繼受中發生,梁啟超不僅作為戊戌維新變法的領導人之一,親身推動了這場變革,更始終筆耕不輟的堅持喚醒以「家族、倫理、義務」為主的人民,漸次地培育起以「個人、自由、權利」為本位的近代西方法律思想土壤。何以他可以引領一個時代何以他可以超越於眾人何以他擁有多種學家的頭銜,卻罕見有人說他為「法學家」?事實上,梁啟超對近代新法學的興起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很值得我們重新認識他的法學理想國。



11/28 (清華時期的梁啟超與王國維 / 王汎森院士

清華國學研究院是民國學術史中最為光彩奪目的機構之一,而梁啟超、王國維兩位大師都在這個時期,成為國學院的「四大導師」(另外兩位是陳寅恪、趙元任)。此時梁啟超、王國維二位已經在他們生命的最後階段,但在這個時期仍有新的學術發展。

本次演講,想集中介紹他們這個時期的學問樣態,並以此為基礎,討論兩個看似對反的主軸:一、北方軍政系統的崩潰,對梁、王人生道路的影響。二、梁、王此時的新學問方向對後來的影響。

 


11/30 (梁啟超的經濟面向 / 賴建誠教授

梁啟超的著述非常多,所涵蓋的題材相當寬廣,但有一個面向是至今尚未充分探索的,那就是他的經濟論述。在梁的全集裡,經濟論述所佔的比例不高,只是他議論眾多時事的一環;但他對某些經濟問題曾經下過深入的工夫研究,幣制改革和財政制度尤其是他關懷的重點。梁的文筆犀利活潑,老少咸宜;他所論述的主題,大都具有時事性與政策建議的意涵,很能抓住當時讀者的關注。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項特性是負面的:環境一變、時間一過,這些問題的意義就隨風而逝(「能動人」但「不能留人」)。一世紀之後重讀梁的經濟論述,得到三個觀感:文筆方面情緒高張,內容方面動人聽聞,手法方面自我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