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下) 劉柏宏老師—東西方文藝復興的數學與科學:「晨星之問」

 

授課教

劉柏宏 —東西方文藝復興的數學與科學

作者

邱羿蓁、蔡昀姍、朱庭儀

作品名稱

晨星之問

作品類型

團體作品

作品概述

這篇以文藝復興時期為背景的期末數學-科學小說講述年輕石匠拉斐爾為被教會處決的「鍊金術士」父親尋找真相的旅程。他發現父親實為隱藏的數學密碼師,其秘密揭示了真理與權威的對抗、知識與信仰的共存、以及在看似錯誤中尋找宇宙秩序的主題 。故事中,拉斐爾在比薩發現彩繪玻璃光影蘊藏斐波那契數列。他與被逐數學家卡拉拉修女合作,驗證圓周率誤差,發現其隱含一顆未被記錄的天體線索。他們解開金星逆行的數字暗碼,引導至圖賓根。在那裡,他們與精通數論的伊莎貝拉共同破解共鳴魔方陣,開啟天文鐘室,證明天體與數學的深層秩序。最終,拉斐爾在羅馬審判中,用整合螺旋、圓周誤差、金星軌跡與魔方陣的宇宙圖表,證明理性與信仰可共存,獲得繼續探索的自由。

教師推薦語

《晨星之問》是一部引人入勝的數學-科學小說,由朱庭儀、邱羿蓁和蔡昀姍共同創作,並巧妙融入了ChatGPT的生成內容。小說圍繞年輕石匠拉斐爾為被教會處決的父親尋找真相,深入探討真理與權威的對抗、知識與信仰的共存等主題。故事巧妙融合多種數學與天文概念:從彩繪玻璃光影中的斐波那契數列、圓周率誤差揭示「Epsilon」這顆未被記錄的天體,到金星逆行的數字暗碼,皆為解謎線索。核心理念是「誤差即真理」,即宇宙的奧秘藏於微小的「不完美」中。全書語言風格詩意古典,展現了理性與信仰共存,共同揭示宇宙之美的可能性。除情節動人之外,三位同學發揮創意將數學與科學融入其中,值得推薦。

 

如無法閱讀,請直接開啟pdf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