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上)清華通識人物「新竹人」系列演講:講題簡介
10/30(四) 繁榮的起點:北門大街 / 周友達、吳惠仁
北門大街是新竹繁華的象徵,也是城市歷史的重要起點。從商號林立到家族故事,這裡承載著無數歲月痕跡。本場講座邀請周益記、內翰第的屋主,分享保存古宅的心路歷程,帶領聽眾走入舊城繁榮的核心,體會街區的歷史溫度與人情厚度。
11/04(二) 家族風采:進士與孝子 / 李聖德、鄭博元
地方的榮耀往往寄託於家族的風采。透過清代進士鄭用錫與孝子李錫金的故事,我們看見知識與道德如何化為家族傳承的精神力量。講者將以家族記憶與史料,展現新竹家族對於教育、倫理與地方發展的深厚貢獻,喚起血脈與土地的連結。
11/06(四) 歷史的新生命:同知衙署復原與同知宴 / 李元璋、同知宴團隊
同知衙署曾是新竹重要的政治建築,然而在時代流轉過程已然消失。取而代之是新竹的中央商場。有趣的是,當地居民都說中央商場的格局就與同知衙署相同。本場講座邀請復原推手與同知宴團隊,分享從古蹟保存到文化實踐的歷程。從建築空間的虛擬復原,到宴席文化的再現,展現歷史如何在當代被重新理解、體驗與延續。
11/11(二) 文化政策與新竹發展 / 洪惠冠、蔡榮光
文化政策往往決定城市的發展方向。本場講座由曾在新竹市、縣擔任文化領航角色的專家分享,剖析政策如何形塑城市風貌,並影響居民的生活與文化參與。透過新竹的案例,思索文化、政治與社會發展的互動,帶領聽眾理解城市未來的可能路徑。
11/13(四) 書畫網絡的新竹 / 王郭章、林麗生
書畫藝術不只是靜態的收藏品,而是流動於人群之間的文化實踐。本場講座聚焦新竹的書畫網絡,從收藏精品到古物市場,探討藝術如何影響地方生活與審美經驗。透過講者的分享,聽眾將感受書畫如何成為新竹文化日常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