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核心通識課程特色


清華核心通識課程的特色如下:

  • 為當代學術入門之要,並著重跨領域知識內涵。
  • 連結選修課程,引導學生做多元探索。
  • 關注當代議題,並以議題導向培養學生行動力。
     

核心通識課程涵括四大向度,各向度簡介及開設課程如下表所示:

向度一、思維、文明與歷史

推動文明演進的力量,來自人類在觀念與理論上的突破,以及具體行動的實踐。在歷史長河中,人們在各自地理環境裡透過不同的方式,探索宇宙與人生重要課題、形成風俗文化、發展文明,並建立國家典章制度。思維與歷史,共構了人們在時空經緯中的地位。理解抽象觀念與理論,深入反省與批判,屬於哲理思維的範疇,涵泳其中,讓個人面對宇宙人生之際,得知何謂根源問題、何謂獨立思考。掌握人類的具體行動則有賴文明與歷史的分析,從探尋人物、事件與文明中,期待養成學生具同理心的分析能力和分辨是非真假的眼光。本向度依此經緯規劃課程,務求讓學生能在探索思維中,印證行動的意義,分析歷史時,體悟思維的價值。

開設課程:

【批判思考】【價值與實踐】【知識與實在】【跨領域思維與實作】【思想經典】【歷史思維系列】【歷史現場系列】【歷史與世界系列】【跨域歷史系列】【世界文明史】【歷史經典系列】

向度二、生命、自然與科技

科學與技術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力量。人們經此得以探索並認知宇宙及生命的本質與起源,同時藉助科技的運用與發展,促進人類對生理、心理、自然、環境、生態等諸多面向的認識與理解,大幅提昇人們的生活品質、創造更多福祉。然而科技的發展亦常背離自然運行與萬物共生的法則,衍生諸多違反人性、倫理或造成自然資源超限利用和環境污染等問題,輕忽了科技與人類和大地共存與共榮的重要價值。有鑒於此,本向度課程希望能培養同學具前瞻而開闊的科學知識與科技素養,了解科技發展的過程與時代脈絡和未來創新的前景,並能評估和反思當前科技或未來科技對社會生活環境的利弊影響。課程規劃以兼顧知識學習與生活實踐為要,冀使同學能建構多層面的知識網路,將知識活用於日常。

開設課程:

【生態體系與全球變遷】【當代認知神經科學:腦與心智】【當代生命科學】【數理思維】【統計思維與分析】【科學革命】【科技與社會】【前近代科學史】【資訊的邏輯思考】【當代科學文明】【科技史】【心理學與現代生活】111學年度第2學期起課名更名為「探索心智與行為:當代心理學」

向度三、藝術、文學與創意設計

藝術與文學自古便是人類抒情表意的方式,更是審美及創造這兩項能力的具體化現。美感及藝術素養既是個人生命情調的資源。近來隨著美感及創意設計為各式軟硬體產品帶來的附加價值日益擴大,藝術與文學也因此成為當前許多國家在發展「文化經濟」或「創意產業」時銳意扶植的領域。現今藝文創作能量不只是一深具經濟開發潛力的寶庫,更視為是一國重要的文化資本。為了因應此一全球趨勢,本向度在課程規劃上,將雙管齊下,兼重理論與實作。一方面透過引介各式各樣文學、視覺藝術、音樂、舞蹈、戲劇、電影、乃至新媒體和科技藝術類的作品以及相關的風格流派、美學和創作理論等,拓展同學審美的視野、激發創作的靈感並強化賞析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提供設計思考、創作方法及表達技術的基礎訓練,並藉由反思當代人類面臨的問題、參與社會活動或觀摩業界實務,讓同學的想像力和創意能與現實世界接軌。

開設課程:

【認識藝術系列】【藝術與社會】【文化與創意系列】【藝術經典】【文學經典】

向度四、公民、社會與世界

作為現代公民,每一個人都應具備認識自我、處理人我關係、理解個體與社會的關連性和建立與世界連結的知識與能力,以適應當代社會環境並掌握時代發展的脈動。本向度課程旨在引導學生由近而遠、由小而大地逐層了解自身、人際關係、社會群體關係、和與國家及世界的關係,清楚認知多層次和多角色的公民身份與特質,以及對多元社會、文化及世界的認識與理解。本向度課程期使學生能了解並思考作為公民的意義與責任,學習溝通表達、觀察分析和批判反思有關公共事務和當代社會與世界的諸種制度、現象、價值與文化的能力,不僅培養學生具備現代化公民素養,亦可拓展和提昇自我的視野與見地,成為社會的領導人才。本向度課程涵蓋心理、社會、性別、政治、經濟、法律、教育、傳播等領域議題,課程設計上是理論與實務並重,單一和跨學門課程架構並行,著重於議題和案例式教學,強調溝通討論與思辯過程。

開設課程:

【媒體探索與反思】【公民社會與法治】【社會文化分析】【全球政治經濟學】【群眾的心理分析】【經濟學系列課程】【經典課程】【心理學與現代生活】111學年度第2學期起課名更名為「探索心智與行為:當代心理學」

 

補充資料:

如欲觀看108學年()以前之核心通識課程特色,請點此閱讀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