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0.05.08. 「通識人物-達文西」系列演講紀實(通識教育中心記錄)

 

 

通識教育不僅是博雅知識教育、亦是典範學習教育。本中心於2020年3月首次推出「通識人物」典範系列演講活動,尋找值得學生們效法學習的人物楷模,並以主人翁的卓越成就為主軸,設計多樣深遠影響後世發展的演講主題。「通識人物」典範系列演講活動的首發人物為達文西,著眼點正在於他象徵著博學者的典型。

達文西(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1519)是一位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兼具理性與感性的人物。他不僅是文藝復興時期出類拔萃的藝術家,也是一位科學家、發明家、雕塑家、音樂家、數學家、工程師和建築師,在人文藝術與科技領域有非常卓越的表現與成就。正因達文西的博學表現與跨域才華,恰符合通識教育講求「博雅教育」、「多元能力」、「跨域學習」等精神,所以本中心特別選擇他來作為通識人物的最佳典範。

「通識人物-達文西」系列講座共辦理六場演講,設計多元的主題單元,包括達文西的所處時代、人體解剖學、數學、材料科學、藝術、宗教繪畫故事等面向,邀請學識俱佳的學者從不同專業領域來暢談達文西對當代科學、藝術發展的影響。

 

達文西與其所處的時代

第一場由本中心翁曉玲主任主持,本校歷史所所長毛傳慧老師分享「達文西與其所處的時代」。正如講者毛老師開場時所言,大部分人都知道達文西是著名畫作〈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的作者,但對於達文西的成長背景及其所處的時代卻相當陌生。西元1452年,達文西出生於義大利佛羅倫斯省托斯卡納鎮,後來在義大利羅馬、波隆那、威尼斯及法國米蘭工作,生命的最後三年是在法國度過。達文西的畫作熱情活潑,畫風多彩多姿,畫作中的人物的筆法圓潤,看不到尖銳的線條。達文西與文藝復興時期三傑之一的米開朗基羅是強烈的競爭對手,其畫作風格與待人處事也截然不同。由達文西的著名畫作〈最後的晚餐〉可看出當時宗教對於國王、貴族、教會及社會的影響極大。達文西生前留下大批的素描手稿及紀錄,有成名作品,也有很多未完成的作品。講者透過分享達文西的一生,從出生成長、畫作風格、人員遷徙等說明當時整個社會現象與其所處的時代背景。

 

達文西與人體解剖學

第二場由本校焦傳金教務長主持,中研院史語所退休助理研究員王道還老師分享「達文西與人體解剖學」。講者王老師講述達文西年幼時在鄉下袓母家生活,十多歲時才到佛羅倫斯,其藝術觀點係由大自然而起、是向大自然學習。談到達文西,勢必就要回顧西方文藝復興時代。1543年,是西方科學史最重要的一年,堪稱重要里程碑,重要著作《人體的構造與機能》、《人體解剖學》相繼問世,16世紀可稱是解剖學的輝煌年代,藝術與科學上有了極為重大的突破,從人體解剖學可觀察到古希臘與羅馬的藝術遺產。達文西是文藝復興時代的藝術典範,達文西自13-14歲時就進入很有名的藝術作坊當學徒,學習雕塑、繪畫及建築等。達文西對骨骼肌肉深感興趣,人體畫作強調肌肉及人體細部線條,達文西對事物觀察細微,其興趣超過藝術美學,雖未解剖過懷孕婦女,但竟能精準描繪出母親子宮內的胎兒、腹腔中闌尾、雙S型彎曲脊椎圖。講者透過人體解剖學觀察達文西,說明畫家不僅僅是解剖學的繪圖師,畫家就是解剖學家。達文西與人體解剖有密切的關係,其從事二次人體解剖學研究,其中1510年要寫的教科書終究未完成,從達文西的大量手稿、解剖圖、文字記錄及未完成的作品,可解讀達文西為缺乏紀律,有藝術家氣質,注意力不集中等。達文西是罕見的天才,但其完成的作品極少,不借人體解剖學未完成,多數作品也未完成,此稱之為達文西之謎。對於達文西一生的成就以及沒有完成的計畫,最好的形容文句便是一首未完成的交響曲。

 

達文西與數學

第三場由本校圖書館林文源館長主持,本校數學系教授陳國璋老師分享「達文西與數學」,講者陳老師對達文西的多項畫作研究歸納出達文西與數學之間的聯繫,達文西精通透視法,與數學家盧卡.帕喬利的友誼,達文西對比例與幾何問題的熱忱及當代流行知識的推波助瀾等。講者講述達文西畫作〈三王朝拜〉草圖顯示出達文西如何在數學化的架構下進行藝術創作。〈最後的晚餐〉也是透視法的經典範例。達文西著迷於關於形狀轉換的幾何問題,包括古希臘三大幾何問題中的方圓問題:利用尺規,求作一個正方形,使其面積和給定的圓面積相等。達文西筆記留下許多等面積形狀轉換的嘗試。他在1505年宣布要寫關於這個問題的書《幾何學遊戲》,最後僅留下筆記。許多文獻未明確紀錄達文西是否刻意使用黃金比例,但流行知識中描述了達文西作品中隱藏著許多黃金比例。在達文西筆記的最後一頁,他仍執著於研究保持面積不變的幾何問題。

 

達文西創作中的藝術、科技與科學

第四場由本中心謝小芩教授主持,本校藝術中心主任邱誌勇老師分享「達文西創作中的藝術、科技與科學」。講者邱老師引述德國哲學家康德、美學家謝林、黑格爾等人對於藝術與科學的之間的見解,說明藝術、科技與科學之間的關聯性。藝術是基於影像的認知,科學則是概念的認知,科技是指達成某項目的的工具。達文西曾稱繪畫是一種科學,而他在科學與藝術上的成就,也印證了藝術、科技與科學之間有密切的關係。講者以達文西的畫作分析其畫風,從科學的角度觀看,分為六種創造空間透視的立體技法,線性秀視法、空氣遠近法、明暗塑造法、比例後縮法、重疊法、前縮法等。達文西的畫作也呈現出文藝復興時代的四種繪畫技法,換色法、明暗對照法、暈塗法、統合法等。從達文西的各項畫作中觀察出達文西喜歡從實驗歸納,而不是從理論原則演繹。達文西喜歡以素描方式記錄對人體的研究,達文西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全人,其超人之處不僅在藝術與雕刻上,同時在建築、工程、科技、植物學、地理學、解剖學等各領域都有劃時代的貢獻。

 

那些達文西未解的謎-談材料科學工程與仿生

第五場由本校戴念華副校長主持,材料系副教授陳柏宇老師分享「那些達文西未解的謎-談材料科學工程與仿生」,講者陳老師先由達文西的幾幅畫作及一些作品草圖,引領聽眾初步了解達文西在各領域的研究、貢獻,並且由此延伸出「跨領域」的想法,並引用保羅·瓦勒里的佳句,好奇與熱忱是美好事物的起源,而領域是人們定義出來的界線,所以能限制自己學習的只有自己。從達文西鳥類觀察的草圖中,對於重力、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等力學的不同看法,其中拍撲是達文西觀察下,流體力學中氣體壓縮的特性,達文西藉由對於鳥類的觀察,預言了兩百多年後的白努力定律。從材料科學工程看達文西的作品,基本的滑輪、槓桿操作到模擬鳥類飛行的撲飛器,降落傘等,想法雖然有些夢幻,但也不見得不能達成,因此講者將這些內容總結為達文西未完成的飛行夢。講者除了從材料科學角度分析達文西的作品,也介紹材料的演進及材料選擇的重要性,藉由強度、密度圖的比較,選出高強度且輕的天然材料,研究顯示一隻四公克的蜂鳥和十一公斤的老鷹的羽毛微結構一樣,另以啄木鳥為例,探討啄木鳥在啄樹時如何達到抗衝擊的效果,除了舌骨退化、包覆頭骨的骨頭結構,多段不同的微結構是非常值得作為仿生材料研究的參考。

 

從神秘瞥見永恆談達文西的宗教繪畫

第六場由本中心吳俊業副教授主持,本校物理系教授王道維老師分享「從神秘瞥見永恆─談達文西的宗教繪畫」,講者王老師透過達文西作品〈聖母子與聖安妮〉、〈救世主〉為例,引領聽眾欣賞達文西獨特的繪畫風格,了解達文西的創作背景及當時宗教對社會及藝術的影響。講述儘管達文西在科學、工程、解剖等領域皆有傑出的貢獻,但真正使他名留青史的是他的藝術作品。達文西繪畫能力出名,來自各地的訂單邀約不斷,然而真正留下的的作品卻只有20餘幅,扣除完成度不高的作品,僅十幾幅作品。雖然達文西留下許多手稿,作品中提到了不少理念,卻從未對特定的作品進行評論。達文西留下的高完成度作品有一半以上與宗教相關。14世紀到17世紀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分別代表了藝術、信仰及科學的創新,平民人性的藝術表現開始普及,達成了自我、自然與上帝間難得的平衡。19世紀現代主義時期的作品開始越來越貼近「人」而非宗教神祇。講者解說達文西的傑作〈聖母子與聖安妮〉表現出兒時的耶穌與瑪莉亞及其母親安妮親暱溫馨的互動。使用三角構圖使畫面更平穩,近景及遠景都描繪得細膩。人物的表情動作生動。多處可以看到黃金比例的構圖。〈救世主〉是目前唯一一張由私人收藏的達文西畫作。在鑑定的過程中因為發現了修改的痕跡,大大提升畫作是真跡的可信度。圖中的救世主是基督,是神之子也是人。臉的輪廓與五官描繪得很模糊,顯示了這幅畫的不凡。右手的手勢代表祝福。左手的水晶球代表這世界,有人質疑水晶球缺乏折射效果,這不可能是深入研究過光學的達文西會犯的錯誤,因而認為手上是顆空心的水晶球。身上的衣著是貴族服飾,凸顯耶穌的當代性與人性。

 

透過一系列講座活動,期望培養清華學生自主學習、多元興趣與素養。講座設計架構強調人文與科技的知識均衡,鼓勵學生創新探索,破除學門本位,促進跨域知識交流。活動參與者來自不同院系的學生及教職員,現場參與者們除了認真聆聽講師分享之外,會後的問答交流時間更是踴躍。相信經過一系列講座的洗禮,不僅讓參與者重新認識達文西,更能增加知識力,啟發實踐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