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19.11.19 面對Z世代,通識教育的下一步(翁曉玲 / 通識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教育本身是一個有機體,固有其亙古不變的部份,但亦須與時俱進、因材施教,隨著時代發展脈動而做適度的調整。面對數位科技發展所帶來的知識和學習環境的快速轉變,大學通識教育該如何因應全球化、網路化、人工智能化和多元社會的發展趨勢,規劃出適合下世代學子的課程內容與核心素養能力,實為下一階段的新挑戰。然而通識教育所面臨的挑戰不止於此,新世代的學生的特質、中學教育的問題、高教環境的惡化與多元社會發展等,都促使大學必須重新思考通識教育之時代意涵與使命,並啟動新一波的通識課程改革。本文乃從觀察新世代學子的成長與學習環境和所處的時代社會中,對於通識教育下一階段的發展重點,提出幾項淺見,期能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給下世代通識教育的關注與思考。

 

對學生和學習環境的四項觀察

一、新世代的學生特質。

  我們現在面對的是一群出生於1997年以後,成長於數位網路普及時代、而且深受網際網路、社群媒體、即時通訊、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科技產物影響的年輕人,又稱為Z世代[1]。他們是一群自小同時生活在電子虛擬與現實世界的原生世代。科技發展形塑了他們社群關係與價值觀,也影響了他們這世代的自我認同。Z世代大約有這幾項特質,例如習慣用影片來得知新訊息,喜歡視覺導向的學習;不喜歡就教權威(老師)、較相信谷歌(Google)老師;接取資訊不拘泥於場所與時間,對訊息反應迅速,但不愛與人互動;較擅長任務導向型工作等,與以往的學生表現有明顯的不同。

 

二、科技翻轉學習。

  AI時代的到來,大量模組化、記憶性、重複性等所謂「不假思索」的工作未來都會被機器人取代。傳統的知識學習、技能學習或語言學習恐怕大多都英雄無用武之地了,因為這些AI都做的比你好。因此就教育和學習而言,什麼該教、什麼不需要教,什麼該學、什麼不用學,需要重新再思考。

 

三、中學教育淺碟化。

  Z世代的台灣學生出生於教改年代與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年代。這群學生接受的是淺碟式國民教育,學很多,但都很淺;讀很多,但都很短;寫很多,但多是選擇題;學校不重視寫作文,用幾句日記心得取代即可。Z世代的學生不習慣閱讀長篇大論的書籍或文章,喜歡懶人包,更習慣停留在同溫層。他們進入大學後,該如何改變他們過去慣常的學習模式,培養他們建立深度思考與論述的能力,實為當前大學教育必須重視的項目之一。

 

四、多元價值並陳。

  台灣已進入到一個多元社會的時代。這涵蓋了政治多元化、思想多元化、宗教多元化、文化多元化、族群多元化與價值多元化等諸多層面。在這百家爭鳴、抑或是眾多紛紜的時代裡,Z世代的學子們是否有能力去判斷資訊真假、追求真理、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並且懂得包容歧見,尊重他人?這是大學教育不可規避的問題與責任。

通識教育新重點

  基於前述觀察,我們該給下世代學子什麼樣的通識教育核心素養與基本能力,已不難想像。個人以為在原有通識教育的基礎上有以下幾點可再加強。

第一、強調大學生的社會責任。

  現代學子出生於環境相對富裕的時代,大多數人只追求眼前的「小確幸」,他們不敢接受冒險與挑戰,也缺乏承擔社會責任的使命感。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菁英,必須要能體認其與社會群體的關連性,和為人民、社會、國家服務的重要性,進而善盡社會責任。古時讀書人不僅注重自身的人格修養,更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一種為民請命、為國效力、胸懷天下的情操與抱負。然而這些重要的價值理念在當前台灣中學基本教育中已非核心,故大學尤應負起教育學生作為知識份子的社會責任,理解讀書是「為知、為己和為人」,要養成他們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價值觀。

第二、培養世界觀。

  下一代學子不僅要有「以社稷、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還要有世界觀。二十一世紀已進入全球化時代,世界漸漸融為一體,各種有形、無形的邊界,例如地域、市場、社會、文化…等界線將逐漸消失。作為這世代與下世代的青年,比以往任何一個世代都要更能掌握世界脈動,理解在政治、經濟、社會、宗教、道德和文化上存在著多元性和差異性,懂得接納與寬容,進而與世界溝通互動。目前台灣的大學教育存在著一種迷思,就是誤把外語(語言)教育、英語授課和國際招生當成是國際化教育指標,這其實無助於提昇學生的國際視野,以及養成宏觀思考的格局。我認為世界觀和國際視野的養成,本應融入大學教育各環節之中,而通識教育就是最好的場域,通識課程則是最佳管道。透過事件與環境觀察、書籍閱讀、議題討論或互動實作等課程設計,可引導學生認識不同社會文化,接受與欣賞差異性,了解國際關係與世界局勢,學習如何站在世界之上去思考問題,如此才能真正培養有深度的世界觀。

第三、重視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拜科技之賜,現代人取得資訊的速度與數量比從前更快和更多。在資訊充斥且內容參差不齊的時代裡,下世代學生尤應具備判斷與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此乃是21世紀必備的關鍵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是一項高層次的思考能力,它涵蓋獨立思考的能力、提出質疑的能力、合理判斷的能力和剖析議題、抽絲剝繭的能力。這些能力的訓練應落實在課程之中並更加強化,讓學生不僅只是學習到基礎知識,還能善用各種分析性、建設性、創造性的方法去提出新解釋、做出新判斷[2]。

第四、強化論述能力

  生長在網路時代的Z世代學子們,普遍不善於溝通與表達,同時也欠缺論述的能力。這一方面與科技帶來的溝通表達方式改變有關,另一方面亦與台灣升學考試制度影響中學教育有密切關係。蓋網路時代追求速度,所有的溝通表達都盡可能地簡單化,現代大學生不習慣長篇大論,個個惜字如金,常是說不清楚、講不明白,更遑論是進行有系統、有邏輯的論述。不只是大環境的改變,台灣中學教育向來是「考試領導教學,教學引導學習」,學生的學習方式與考試制度一直是綑綁在一起。目前台灣升高中和升大學的考試型態,除了國文作文和英文作文外,幾乎都是選擇題,學生只要會填卡勾選答案即可,不必花時間去練習如何回答、說理或推論的過程。再說作文考題,亦多屬抒情文或記敘文題型,鮮少出現論說文的題目,而且作文考試嚴格限制文長字數與行數,即以2018年的大學學力測驗(類似於大陸的高考)為例,國文作文依題型而異,作答文長少則限制於80字內(且不得超過六行),多則不得超過400字(且不得超過19行).。在這樣的考試制度之下,學生進入大學後普遍欠缺完整表達和清楚論述的能力,實不足以應付大學繁重的作業和報告;讓大學教授們抱怨連連,卻又無可奈何。

  北京清華大學於去年(2018)年9月實施「寫作與溝通」的課程,要求全體大一新生必修,希望能再提升學生的表達、溝通與批判能力。北京清華學生已經是全大陸學生萬中選一,相信他們的思辨與交流表達的能力應有不錯的水平,但校方認為寫作、溝通與表達能力乃是未來領導者的必備素質之一,故要求學生必須再加強寫作與溝通的能力。

  北京清華大學的作法,實值得各校學習,我尤其欽佩校方有此魄力,不計成本、說做就做。當然,專開一門課來加強訓練,是最理想的作法,但其實透過每門課程去培養訓練寫作與論述能力,亦不失為是一項務實的好方法。通識課程提供不同學術領域間對話、溝通與融合的機會,較有利於訓練學生的邏輯思考與清楚論述的能力,就這點上,比其他專業課程會更有著力點。

 

第五、適性教學與運用新科技

  教育是活水,面對現今世界的快速變化,通識教學內容與方法必須與時俱進。這包含了提供適性發展的現代學習環境,與結合創新科技的教學應用。當前台灣最熱門的教育詞彙就是「適性教學」,它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老師的教學方法須能配合學習者的能力、興趣與需要,而作因應與導引式調整,簡單來說,就是三千年前孔子所倡導的「因材施教」。在通識教育上面,欲對學生進行「個人化教育」,難度頗高,主要是因為通識課程多為大班制教學,學生人數多且來自不同專業領域,以本校為例,每班平均學生數約50人,但亦有不少上百人數的班級,授課教師其實是很難一一去指導每個學生。

  面對學生人數量多且專長有別的情形下,我認為通識教學大體上可從議題設計和課業輔導二方面著手。一方面在教學設計上必須顧及不同專長領域學生學習的需求與興趣,故可選擇一些會讓學生覺得和自己所學有關的議題或案例來討論,加強他們課堂參與融入感。另一方面可從課後課業輔導做起,這包括老師提供談話時間、作業評語、安排教學助理輔助課業或帶討論等等。然而這部份又須仰賴學校提供充裕的課輔資源,否則教授忙於作研究,就算有心個別輔導,但也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持續。

  其次,通識推行自主學習課程,亦有助於達成適性教學的目的。本校三年前開始推動學生自提通識課程方案,從課名、課綱、週次安排、學習進度、期末成果報告,乃至指導教師擇定,均由學生自行安排規劃。經過這幾個學期的觀察,學生確實能從自主學習過程中展現自己的學習興趣,進行更深度的學習,並且獲取到更多的能力。這樣的學習模式,可創造多元、彈性與跨領域學習環境,提升學生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應是通識教育未來可重點發展的方向。

  此外新興科技已廣泛運用在教育領域,未來AI教育、線上學習將成為教育新趨勢。經由AI技術的輔助,不僅能精細且快速診斷學生學習弱點,也能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讓教師能夠更清楚學生需要哪些協助,系統也能夠自動建議學生個人化的學習路徑,提升教學與學習的效率。而「線上學習」的優點,則是不受時間、空間與學習齊一、標準化的限制,學生可更自由、彈性、配合自己的情況進行學習,這對促進通識教學實現個人化教育的目標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能解決學生選不到課或衝堂的問題,是通識教育可努力的方向。

 

結語

  迎接新世代的學子,大學通識教育該端出什麼菜,能讓學生在知識學習和身心品德上得以均衡發展,亟需大家集思廣益。本文提出的四項觀察、五大建議,乃個人對新世代學子和當前教育環境的一些想法,其中或有思慮未周之處,但期提供給關心下世代通識教育的學界同好們一個思考討論此議題的基礎。

(本文摘自於「通識教育的演進、困境與前景 ─ 台灣清華大學的實踐經驗與未來課題」論文的其中一部份,再經小修,成為本文。前揭文章發表於2019年4月20日於杭州舉辦的「大學素質教育研究分會暨第八屆大學素質教育高層論壇」會議。)

 

備註

[1] Z世代泛指1995年以後出生的人,約莫是指1996~2010出生的人。
[2] 參閱錢穎一,論大學本科教育改革,收錄於氏著「大學的改革」一書,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9月,頁139.

 

翁曉玲
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