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經歷
-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博士(2013)
-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2004)
-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學士(2000 )
歷任職稱
【經歷】
-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助理教授 (2018.2-迄今)
-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 合聘助理教授 (2018.2-迄今)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科技部補助延攬科技人才MOST 106-2811-H-001-021,2017.8-2018.1)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科技部補助延攬科技人才MOST 105-2811-H-001-014,2016.8-2017.7)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中央研究院103年度第2梯次,2014.7-2016.6)
-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兼任助理教授(2013.9-2018.1)
- 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兼任講師(2008.9-2013.8)
【教學與研究社群參與】
- Member of Association for East Asi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專長領域
- 明清史
- 社會經濟史
論文著作
(A)期刊論文
- 張繼瑩,2018.12,〈清初姜瓖之變與山西社會秩序的重建〉,《臺大歷史學報》,62,頁103-138。(THCI core)
- 張繼瑩,2018.3,〈水到渠成:明清山西的環境、制度與水利經營〉,《漢學研究》,36:1,頁173-202。(THCI core)
- 張繼瑩,2016.12,〈積弊與時弊:乾隆初期甘肅倉儲的經營(1736-175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94,頁41-76。(THCI core)
- 張繼瑩,2016.12,〈祇恐遺珠負九淵:明清易代與《偏關志》書寫〉,《明代研究》,27,頁159-187。(THCI core)(本文獲得科技部106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
- 張繼瑩,2014.12,〈山西河津三峪地區的環境變動與水利規則(1368-1935)〉,《東吳歷史學報》,32,頁115-159。(THCI core)
- 張繼瑩,2010.12,〈明清山西稻作種植:「用水極大化」的嘗試〉,《明代研究》,15期,頁37-84。(THCI core)
- 張繼瑩,2008.09,〈天人之應捷於影響:雍正皇帝對災害的政治性詮釋〉,《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40期,頁149-183。(本文獲得中國歷史學會研究生論文獎第二名)
- 張繼瑩,2005.07,〈蝗蝻一事,人力可以勝之–論清代前期蝗災處理與行政運作〉,《暨南史學》,8期,頁37-79。
- 張繼瑩,2003.12,〈平糴、給米與施粥—明季荒政的個案分析〉,《明代研究通訊》,6期,頁27-46。
- 張繼瑩,2001.10,〈從歷史知識到歷史課程—談一位教師的課程設計與教科書運用〉,《歷史月刊》,160期,頁74-78。
- 張繼瑩,1995.05,〈寧漢分和中汪精衛的政治態度〉,《史薈》32期,頁53-61。(本文獲得政治大學史學論文獎第三名)
(B)專書論文
- 張繼瑩,2016,〈財政、鴉片與救災—以清末「丁戊奇荒」為中心〉,收錄於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編,《社會史研究(第四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55-77。
- 張繼瑩,2015,〈降雨與灌溉:明清山西旱作的農業時序〉,收錄於行龍、徐杰舜主編,《人類學與黃土文明》(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頁239-255。
- 張繼瑩,2008,〈崇禎皇帝死亡過程的書寫與想像〉,《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冊3,頁227-251,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本文獲得暨南大學逯耀東先生紀念獎學金獎助)
會議論文
(C)會議論文
- Chang, Chi-Ying,2017.10, “Irrigation and Sequence in Agricultural Time in Shanxi”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ourth Conference of East Asian Environmental History(EAEH2017), Tianjin: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Nankai University, Oct.27-30.2017.
- 張繼瑩,2017.10,〈清初北方「反清復明」的史事與敘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逸興論學──文哲所青年論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10.24。
- 張繼瑩,2017.10,〈清初姜瓖之變與北方社會控制〉,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儒學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10.21。
- 張繼瑩,2017.1,〈晉北方志中的明清易代史事書寫:以偏關、大同為例〉,發表於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辦「年會暨青年學者論文發表會」,台北:臺灣師範大學,2017.1.21。
- 張繼瑩,2016.11,〈清初姜瓖之變–以內閣大庫檔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清代的制度與商業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6.11.25。
- 張繼瑩,2016.3,〈奏事技巧與政績信息–以乾隆十六年(1751)以前的兩江為例〉,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中西檔案讀書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16.3.25。
- 張繼瑩,2015.12,〈積弊與時弊:乾隆初期甘肅倉儲的經營(1735-1755)〉,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推動委員會主辦,「2015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12.10-11。
- 張繼瑩,2015.11,〈經營邊陲:乾隆時期的甘肅〉,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語所主辦,「檔案文獻 VS 物質文化:制度、技術與商貿史」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11.27。
- 張繼瑩,2015.7,〈罌粟與桑蠶:清末山西農業發展的論述與抉擇〉,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中西檔案讀書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7.24。
- 張繼瑩,2015.4,〈《皇明條法事類纂》中關於「喇虎」的史料分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主辦「明清制度與地方社會讀書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15.4.18。
- 張繼瑩,2014.12,〈明清山西祈雨活動分析〉,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語所主辦,文化思想史研究室2014年「新力初聲」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4.12.11。
- 張繼瑩,2014.11,〈山西偏關的社會變遷(1368-1911)〉,發表於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清代商業網絡工作坊」,台北:中央研究院,2014.11.24。
- 張繼瑩,2014.11,〈協濟的困境:以左宗棠西北用兵為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清代財政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14.11.20-21。
- 張繼瑩,2014.9,〈降雨與灌溉:明清山西的旱作農業時序〉,發表於「人類與黃土文明:第十三屆人類學高級論壇」山西大學社會史研究中心、人類學高級論壇,太原:山西大學,2014.9.27-28。
- 張繼瑩,2013.10,〈清濁分用:山西河津縣三峪地區的用水秩序〉,發表於「第三屆中國地方志學術年會、兩岸四地方志文獻學術研討會」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辦公室、中國地方志學會主辦,廣東:東莞,2013.10.9-11。
- 張繼瑩,2012.9,〈公私利害:三則山西水利的個案分析〉,發表於「現代中國的形塑:明清中國社會變遷與其當代遺產」研究團隊、中國明代研究學會合辦,民國101年第一次工作坊:「明清水利與社會」,台北:師範大學,2012.9.29。
- Chang, Chi-Ying, 2011, “Caused by Drought or By Flood? The Relation Between Catching and Observing Locusts”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First Conference of East Asi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Taipei: Academia Sinica, Oct.24-26.2011.
- 張繼瑩,2011.8,〈中央與地方互動下的鴉片種植問題:以清末「丁戊奇荒」為中心的分析〉,發表於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等主辦,「第二屆山西區域史學術研討會」,山西:永濟,2011.8.8-9。
- 張繼瑩,2010.11,〈明清山西植稻利益與用水〉,發表於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主辦,「明清以來的環境變遷與水利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福建:武夷山,2010.11.13-14。
- 張繼瑩,2010.8,〈明清山西水稻種值與地方社會〉,發表於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辦,「首屆中國水利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山西:太原,2010.8.11-12。
- 張繼瑩,2009.6,〈中央與地方互動下的旱災事件:以清末「丁戊奇荒」為中心的分析〉,發表於中央大學歷史所主辦,「明清以降兩岸發展史──第一屆歷史相關系所研究生學術論文發表會」,中壢:中央大學,2009.6.5。
- 張繼瑩,2007.10,〈天人之應捷於影響:雍正皇帝對災害的政治性詮釋〉,發表中國歷史學會主辦,「第五屆研究生論文發表會」,台北:東吳大學,2007.10.13。
- 張繼瑩,2007.9,〈崇禎皇帝死亡過程的書寫與想像〉,發表於中國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唐宋社會變遷研究」主題計畫、《新史學》雜誌社與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共同主辦第三屆中國史學會「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2007.9.3-5。
開設課程
- 歷史思維:人物、事件與歷史
- 明清城市生活史
- 歷史現場:歷史文獻、現地考察與歷史書寫
- 輕旅深讀:情境旅讀研究與設計
- 塹城生活文史調查
- 旅溯雙城:台南與新竹的自然與人文
- 社會連結:清華周邊歷史調查與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