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1.07.12 預防新冠病毒的觀念(林基興 / 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摘要

新冠病毒來襲,自保之道分弱防護(消減藉由空氣傳遞)與強防護(增強自體免疫力);各有需釐清之處。
 

科學跟著證據走,得以推陳出新地進步;也比較福祉與風險(權衡得失)。當前疫情更顯科學專業的重要性,而非想當然爾;就以本文解析防護的策略措施。

 

一、弱防護:需到處消毒嗎?

今年二月,總統犒賞防疫消毒化學兵群,提到桃園市消毒七千多處、主任無暇陪妻產子。可見桃園煙霧漫佈、官兵忙翻。

全國遍存消毒物體表面思維,「有噴有保障」,廣用消毒劑包括漂白水,含次氯酸鈉經水解得次氯酸,可抑制病毒蛋白質作用;但它含氯,刺激皮膚與黏膜和呼吸道,其滋生物三鹵甲烷為致癌物;也污染環境。其次是酒精,可溶酯類,而新冠病毒的外套膜含有酯類,因此可使病毒失去活性;但多用酒精可減弱皮膚防禦力,也有害生態。

今年1月29日,世界頂尖《自然》期刊專文「新冠病毒少經由物體表面傳播,為何我們仍深度清潔?」〔註一〕指出,美國羅格斯大學微生物學家郭德門 (Emanuel Goldman),去年七月在《刺胳針 傳染病》期刊為文,指出物體表面傳染病毒的風險不大;相較地,大多數傳染源自感染者咳嗽、談話、呼吸,散放出懸浮微粒。美國疾管局也有類似聲明。

1987年,威斯康辛大學實驗,感冒者與健康者同處一室玩牌與摸撲克籌碼,健康者不論摸臉揉眼鼻與否,均約有一半的人被傳染;第三個實驗是,健康者在另一隔離房間,接過感冒者污染的紙牌與撲克籌碼繼續玩,也摸臉揉眼鼻,但無人感染;上三實驗顯示,感冒病毒主要經由空氣傳染。(新冠病毒強,人道因素而不能以人實驗。)其次,去年四月到六月,美國塔夫茲大學環境工程師皮克琳(Amy Pickering),每週取樣麻州某鎮的門把與過路按鈕;結果,接觸表面受染的風險小於萬分之五, 比懸浮微粒傳染新冠病毒的估計值低。亦即,物體表面有可能傳染,但不顯著。

常見報導新冠病毒留在各式表面(在不銹鋼上可存活6天等),但這些實驗劑量大等因素,偵測到病毒未必是警訊,因存活未必代表傳染。以色列Assuta Ashdod大學取樣醫院隔離區與隔離旅館的個人物品與家具,結果是,半數醫院與超過三分之一旅館的樣品含病毒,但無一能感染細胞。另外,去年11月,中國天津有人受染,歸罪於德國冷凍食品包裝表面;但世界衛生組織與其他專家不認同這種傳染途徑。

清潔空氣比消毒表面更要緊,但後者「擄獲民心」,例如,去年9月到十月,紐約地鐵詢問旅客清潔消毒事宜,結果,七成半認為那才令人安心;估計一年費用約一億七千萬美元,卻像「哄人的表面功夫」。

總之,對於新冠病毒,清潔消毒物體表面的成本效益難比戴口罩、通風與清潔空氣、密閉空間少話、保持社交距離、洗手。因此,國人需改觀念,包括不勞防疫消毒化學兵猛噴或店家大量擦拭。

 


二、強防護:接種疫苗的風險與福祉

3月1日,美國疾病管制中心〔註二〕聲明,從去年12月14日注射新冠疫苗至今,超過七千六百萬劑,有1,381死亡個案,檢視就醫記錄與剖檢等顯示,並無疫苗導致死亡的證據;至於過敏休克反映,非常少,醫護人員可立即有效地處置。新冠疫苗是安全的。接著,3月4日,德國之聲〔註三〕報導,檢視德國、西班牙、美國、挪威、比利時、秘魯的死亡個案, 專家無法找出疫苗與死亡的因果關聯;另外,挪威醫藥署的33個案,發生於老人安養院,他們原本脆弱或重病,事實上,挪威老人安養院之類機構,之前平均每天45人死亡。

在我國,3月4日,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說:「英國已接種690萬劑AZ疫苗,其中205件死亡,後來調查都跟疫苗無關。」隔天,醫療應變組羅一鈞說:「韓國已打29.1萬劑AZ疫苗,一例嚴重過敏性休克,比例約百萬分之四點五,跟美國比例相似。……日本一件嚴重過敏反應(查為甲狀腺低下患者),經過藥物治療很快就改善了。……目前已調查完畢的都沒跟疫苗直接相關的死亡。」

3月11日,《紐約時報》提到丹麥超過十四萬人注射〔註四〕,有幾人血栓,一人過世,因此,暫停AZ疫苗注射,但衛生部長說當前不知關聯性。歐盟藥品管理局則表示,截至3月9日,歐洲已接種AZ疫苗的3百萬人,有22例凝血症狀,發生率與未接種者相仿,亦即,接種出現血栓機率並未高於無接種而自然發生血栓者。

其實,歐美存在反疫苗的傳統,例如,不信人造物、要求絕對安全保證。又如,阿米希人(Amish)因信仰而拒絕疫苗等醫藥。當前,國內傳聞歐洲醫護者接種後出現發高燒頭痛等副作用,可能是心理作用、巧合、或媒體渲染?

主張證明疫苗(絕對)無害才願接種,看似有理,其實不解科學,因科學可證明有害,只要拿出有害個案即可。但是,科學不能證明無害,因不能證明統計的「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如上美國疾管中心等論述,在實用上,疫苗已夠安全了,福祉遠大於風險。

病毒恣意感染,社會每一份子「唇齒相依」,這是每個人的社會責任,期望國人均理性地接種疫苗。

 



參考文獻

註一:《自然》COVID-19 rarely spreads through surfaces. So why are we still deep cleani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1-00251-4

註二:美國疾病管制中心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safety/adverse-events.html

註三:德國之聲
https://www.dw.com/en/fact-check-no-links-found-between-vaccination-and-deaths/a-56458746

註四:《紐約時報》Some European nations suspend AstraZeneca shots over blood clot concerns, though no link has been proven.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3/11/world/covid-19-coronavirus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