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1.07.12 從行動中學習:「地利人和」─ 旅讀新竹自然與人文歷史課程紀要(授課教師 / 通識中心游能悌副教授、張繼瑩助理教授)

 

 

本文由課程TA歷史所博士候選人陳肇萱紀錄

 

        「『地利人和』─ 旅讀新竹自然與人文歷史」為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109學年度旅讀系列課程之一,由本中心游能悌老師、張繼瑩老師共同開設,對象為全校大學生。課程時間從2020年7月6日(一)至10日(五),及12月9日(六)之成果發表會。本課程內容包括教室授課、演講與田野調查教學,在暑假之初以連續五天的時間集中授課,並於課後進行討論與分享。課程主軸為歷史人文與自然地理兩大方向,地質與環境課程與活動由游能悌老師規劃,而歷史人文課程的內容及田野活動由張繼瑩老師統籌負責。

        課程安排第一、二、四日在通識中心305教室進行授課,並於講課後安排一小時討論時間,主要以研討方式針對小組研究、調查報告進行。第三、五日則分別為自然環境與地質的田野調查,以及歷史人文環境田野活動。透過課程安排,期望修課同學可從多學科角度理解新竹地方知識,並能連結學術與研究現場的印證關係;同時,透過學習觀察,增強探究與實作的基礎能力。透過不同層次的學習與刺激,促使修課同學反思經濟成長、環境保護與社會進步等相關議題,並增強觀察、發現問題與解釋描述的能力。

        7月6日(一)的課程單元為「豐富多元的新竹地景」。早上邀請竹師教育學院的榮芳杰老師講課,講題為「歷史城市中的常民生活與文化保存觀」,內容從城市歷史的概念,從韓國的經驗到克羅埃西亞的古蹟保存觀念,討論文化資產保存的意義及地方考察的經驗,讓同學思考活的博物館與觀光之間的關係。下午先由張繼瑩老師講授「『北臺灣』概念的歷史考察」,帶領同學從竹塹城的歷史中,理解北台灣發展的脈絡;接著由本中心馬孟晶老師講課,講題為「形象與心象:李澤藩畫筆下的新竹地景」,從藝術史的角度探究畫家個人生生命經驗與繪畫創作的細節,並帶領同學領略欣賞與理解繪畫文本的方法。

        7月7日(二)的課程單元為「環境、資源與社會」。早上由游能悌老師講課,講題為「從十八尖山看台灣山脈的形成」,除了介紹自然地質的基本概念外,也向同學介紹觀測、查詢臺灣斷層的方法。下午先由張繼瑩老師延續「北臺灣歷史考察」的課程內容,帶領同學以歷史學家的眼光來閱讀田野文獻;接著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許雪姬老師,為同學講授日記中的歷史,講題為〈黃旺成這個人與他的日記〉,描述一位跨越日治時期至戰後的新竹人的生命故事,與其所見的政局轉換下的時代變遷。同學們在討論時間中,反思運用歷史材料的各種問題,包括日記記主的主觀意識,對於解讀者理解時代或事件的影響等等。

        7月8日(三)的課程單元為「田野課程一:環境與資源考察」。早上在大禮堂前集合完畢後,即驅車前往苗栗出磺坑氣田與油礦博物館參訪,下午前往明德水庫探尋玻璃砂礦與煤層的分布。同學從油礦博物館的展示中,看到露天油井、油氣開採鑽機模型等展示機具,並透過解說了解出磺坑從清代開始有開採紀錄後,到日治時期以現代化方式經營,直至現代主要開採天然氣的過程。透過實地體驗探勘地質、觀察石英砂岩的質地、化石的型態、煤線在地層的分布等現象。在小組合作討論、並親手挖掘岩石的活動中,學生從中更具體感受課堂知識以外的細節,如同學在討論回饋中反映:「挖掘煤層時發現煤的質地非常軟,很好挖,但是因為煤容易碎成微粒狀粉塵,呼吸道會感到不適」,即為一例。此外,同學透過實地挖掘、觸摸石英砂岩後,表示:「石英砂岩的石英含量很高,具有高穩定性是安定的材料,孔隙較大可以提供儲存天然氣的空間」。同學紛紛表達這樣的經歷(地質田野考察過程)後,方能更加理解游老師在課堂上談及的地質學知識。

        7月9日(四)的課程單元為「歷史遺跡、文化資產與調查工作」。課程內容延續昨日同學前往探訪觀察苗栗地質的經驗,延伸討論歷史的軌跡。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從地方文史的文獻中,試著拼湊該地的發展過程、人群的流動與變遷。下午則邀請到本中心的賴婉琪老師,以「田野研究的技藝」為題,以人類學者的視角分享田野調查研究時的種種經驗。透過課程引導,同學開始從日常生活中挖掘深刻思考的問題,如練習觀察教室的擺設、桌椅空間的規劃等,探討教學空間如何規範或影響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並從中思考個人對於教學空間的期待。

        7月9日(五)的課程單元為「田野課程二:人群與生活考察」。上午在大禮堂集合後,驅車前往新埔鎮的吳濁流故居-至德堂(現為新竹文學館)。在吳聲淼老師(新竹縣峨眉國小退休校長,亦為吳校長科學農場創辦人)的悉心解說下,同學們不僅能從吳濁流故居的現場了解當地的人文環境,更能臨場感的去體驗當時他們所生活的環境,從中理解歷史知識的相互影響關係。例如同學事先閱讀了吳濁流的小說作品「先生媽」,也閱讀了「督憲光臨紀念碑」,後者內容記載了1925年12月14日新埔舉辦了柑桔品評會,當時的台灣總督伊澤多喜男親自到達產地,令當地鄉親備感光榮之事。但是透過實地探訪,更能從中體會日治時期發生二林事件之際,當農民運動開始如火如荼發展時,總督親蒞柑橘產地巡視的象徵意義及殖民統治下的種種複雜現象。

        中午,同學在新埔鎮上用餐之後,即驅車前往新埔褒忠亭義民廟。同學透過老師指引的線索,在廟中找到林爽文之後,由乾隆皇帝親撰的褒忠匾額,賦予了粵籍義民地位及信仰合法性。接著觀察到林先坤、劉朝珍等人的牌位,並觀察到廟中放著許多黑令旗,作用是在神明出巡或是祭煞時使用。聯庄祭祀時,跨村落的祭祀的團體運用令旗舉行重要儀式,並每年由不同庄來輪值主持。同學們也在指引下找到廟境中的兩座義民墓塚,並透過文獻與碑銘了解該墓塚分別牽涉林爽文事件與戴潮春事件。同學在義民廟探訪歷史脈絡的同時,巧遇前新竹縣長暨義民廟董事長林光華先生,在寶貴的機緣下,進行短暫的接觸與互動。接著,最後前往竹北六家的林家祠堂-善慶堂、問禮堂等。在林桂玲老師(現為竹北高中歷史教師暨清大兼任助理教授)的解說下,同學們連結了義民廟中描述林爽文事件的歷史影響,從中理解早期林家拓墾並形成聚落的過程。在老師的介紹下,同學們的討論開始連結到自身家族的發展歷程,特別引起共鳴的是關於祭祀公業的概念。透過參訪祭祀林家祖先的公廳,同學理解到形成宗族及互助會的公共空間如何形成,並了解祭祀公業逐漸形成系統性的組織、管理家族財務及祭祀事宜的歷史脈絡。

  暑期七月的密集課程結束後,同學們必須整合習得資訊,依小組與個人項目,分別撰寫地質探勘與人文田野紀錄的報告。除此之外,本課程與新竹市文化局、台大數位人文中心合作,鼓勵同學參加9月4日至5日,舉辦於新竹風Live House(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1號)的活動,「說一個好故事──新竹地方文化故事轉譯工作坊」。本活動除了邀請多位學術教育界的講者外,也邀請藝文界人士參與分享故事轉譯的各種形式。同時也安排了新竹公園內的自然與人文地景踏查,鼓勵同學走出教室,並且在學習知識之餘,也能思考如何以最有創意的方式,重新詮釋所知,分享給社會大眾。

  透過上課、討論、閱讀及實地踏查後,同學將這些寶貴經驗融合為文字或圖片的報告,並於開學之際完成發表。本課程於12/9(六)9:00在本校教育館109教室,舉行「成果發表與表揚」,並邀請到教育部優良教師得主蘇健倫老師(現為壽山高中歷史老師),以「歲時記:玩轉桃園眷村的人文實踐」為題,分享生活中的歷史,並結合歷史桌遊與觀光行銷的角度,帶領同學思考地方歷史人文知識的轉譯與再現。

  綜合以上,本課程在授課與田野體驗等教學活動中,同學逐漸理解並體會了開展研究的基本過程:必須事先閱讀材料,思索理解與想像後,到現場考察時進行驗證,或挑戰原先的概念。從現場離開後,更進一步反思或分析現場觀察的種種線索,並反覆推敲前後脈絡等。在這個過程中,「保持懷疑」是開展研究的重要態度。並能從中得到刺激,思考更深刻的問題,如「想像在聚落的人散去徒留下遺跡時,歷史建築能帶給人們甚麼樣的意義;而保留建築的意義,能夠確實地傳達給下一代嗎?」或是更具體的問題,如「苗栗出產的石英砂,如何促使新竹發展玻璃工藝的產業,甚至達到推動地方工業發展的因素?」等疑問。從同學在課堂中的思索,即已達成了旅讀課程的目標--從生活情境中,觀察區域開發與人群生活變遷,並反身探索個人的興趣與所處的環境,從中重新挖掘突破既有知識的認知邊界。

 

活動剪影:

地利人和活動剪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