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1.04.06 淺談傳播影視中「聲音藝術」的重要性曁課堂演講成果記錄──以「電影配樂發展史與風格賞析」為例(邱亭雅 / 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美國大導演大衛.林區曾說過:「電影有一半是影像,另一半是聲音…….他們必須攜手合作。」(David Lynch: “Although half the film is picture, the other half is sound….and they have got to work together.”)[1]。因此我們常說「看電影」,其實同時在看,也在聽電影。現在就讓我們從傳播影視中「聲音藝術」產業的發展脈絡來談談本課程「電影配樂發展史與風格賞析」的教學規劃與執行策略。

 

ㄧ、文本知識與時事運用

      在1927年有聲電影正式問世以來,電影中聲軌 (sound track) 的主要三大要素:對白 (dialogue)、音樂 (music)、音效 (sound effects) 即為研究「聲音藝術」產業初步必須探討的內容之一。而在本課程第一部份的教學內容規劃即會從各時期不同配樂家的創作手法、樂團編制、主題動機運用及擬音技術製作等對於聲音層面的深度頗析做為研討起始,逐一詳細探討每一個聲音環節的製作方式與風格評析,使同學日後在觀賞電影的同時,除了關注演員腳本與劇情內容外,更能對於隱藏在影像後面的「聲音藝術」產業有著顯著的瞭解與提升專業鑑賞能力。

      而在論述比較現今時代潮流對於「聲音藝術」的發展趨勢前,讓我們再把時空焦點回朔到1927年的美國好萊塢,當時的環球影業 (Universal Studios) 為了對抗華納兄弟 (Warner Bros.) 製作之有聲電影作品,因而聘請頗具盛名的音效師Jack Donovan Foley (1891-1967) 領導公司內部的聲音製作團隊,把原本發行的無聲歌舞片(silent musical) ”Show Boat” 利用Foley (擬音) 技術重新改編製作並再次發行,使其足以與第一部全片使用聲話同步的電影作品《爵士歌手》(The Jazz Singer) 抗衡,並標誌著有聲電影的出現與無聲電影的結束,而這個以現場同步技術替電影重新錄製音效的創作方式也正式進入了電影產業,更是「Foley」詞源誕生的由來。

      但如果我們再把時空焦點更往前推,即可發現早在1920年初期的廣播劇 (radio drama) 就已經運用類似的聲音製作方式來增色聽覺效果。在主持人講述劇情內容的同時,也會有位聲音製作人員在旁現場運用簡易的工具來增加每一部份的情節音效,使劇情內容更加活靈活現,讓觀眾隨著主持人一起沈浸於劇本情緒中。

      隨著時代潮流推進,在21世紀的數位科技影響下,文化創意產業與自媒體反而成為社會發展的主流之一,傳播影視的呈現型態也日趨多元。其中特別以著重於「聲音藝術」產業為主之廣播電視產業、流行音樂產業及電影配樂產業引領潮流,而如何讓同學在專業理論與各時期不同配樂家的創作歷程有著深刻的學習外,也能有效率地吸收與培養對於時下社會趨勢轉變的敏銳度,並親身瞭解到相關產業的實務工作情況與經驗分享,進而學以致用,開拓視野,一直都是我對於通識教育的核心教學理念。因此,定期邀請業界專家蒞臨課堂演講即為本課程第二部份主要規劃的教學策略。

 

二、邀請業界專家蒞臨課堂演講

       演講日期:12/9/2020,講題:今晚,我想來點廣播裡的流行音樂佐人生。

      本課程這學期邀請到任職於內政部警政署警察廣播電臺的節目主持人/記者吳宇軒蒞臨本課堂演講,以豐富的實務經驗深度討論及分享對於廣播節目製作、流行歌手專訪及世界音樂新聞專題之田野採訪過程。講者吳宇軒於2020年榮獲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及2019年榮獲第54屆廣播金鐘獎企劃編撰獎,並曾任職於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主辦廣播電視金鐘獎、金鐘50特展專刊、臺北電視節與金視獎。代表節目:《告白》、《記住我們的歌》、《Music Runaway》。

      此次的演講內容共分為四個段落:聲音產業簡介概論、廣播節目企劃製作、新聞專題採訪製作、Podcast及自媒體產業發展趨勢。在聲音產業所包含的項目中,講者逐步解說屬於聲音幕前的配音、歌手及主持的工作情況,再加以對比屬於聲音幕後的工程、配樂、演唱會及唱片灌錄的製作技術,詳細研討聲音產業的基本定義與操作思維。而關於廣播節目方面,講者把製作內容分為三大階段:前製階段 (節目企劃、通告安排、素材搜集、寫RD),錄音階段 (與來賓互動、雙/多主持磨合、彈性調整內容、確保錄音品質),後製階段 (修剪音檔、混音確認、行銷宣傳、即時互動),深刻讓同學瞭解到在製作聲音/廣播產業時所需之步驟項目與細節內容。

      第二與第三段落的演講內容則以講者自身的實務經驗談為主。講者以獲金鐘獎的節目作品《告白》—做出跟影像一樣有渲染力的聲音—解說當流行音樂被帶入廣播時會具備的優勢及功能,除了增加陪伴感、喚起可能的互動及加強節目共鳴外,更能於每一次專訪中為來賓打造專屬的聲音履歷。引述範例包含:光良、閻奕格、鄭宜農、魏如萱及榮獲2020金曲獎年度專輯獎的歌手阿爆等,配合每一次不同的主題,從製作陣容、粉絲告白及親朋好友這三大層面著手創作,讓聽眾在聆賞專訪時更能感同身受每位音樂人的獨特性及生命歷程。    

      而在新聞專題的講述中講者選用其於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的獲獎作品《記住我們的歌》來解析南島音樂文化及聲音採集。透過「小島大歌—以音樂串連南島文化的計畫」做為主要研究範例,深入探索南島文化著名音樂人與台灣原住民流行歌手間的聯繫與差異,並透過田野採訪,傾聽每位音樂製作人、樂手、甚至是民族音樂學家對於自身傳統文化的認知與感動。《記住我們的歌》整個專題共分為三集—航向世界:小島大歌與聲音採集、串起對話:世界彼端中聽見自己、回到台灣:留著過往並走向未來—深刻描繪出世界音樂之多元與精湛。

      最後一個段落講者把內容拉回到台灣目前所盛行的自媒體產業,並以Podcast為例,現場調查同學平時對於各樣主持人與節目類型的選擇意向,相互討論成為一位Podcaster所需之條件與資本,從天份、資質、聲緣到是否全方位學習與耐得住寂寞皆會大幅影響製作品質。畢竟不管是在對於音樂或是聲音產業細部專研時,其中很大一部份皆是以技術導向為主,除了師徒制的學習為首要關鍵外,在學生時期是否有累積自己的作品也會是影響日後職涯發展的重要關鍵。因此講者鼓勵同學能多方嘗試,結合自身專業,發展出專屬於自己的數位世代。

 

三、課堂討論與學習單

      在文本知識與實務經驗的瞭解與熟悉後,本課程第三部份將以同學的個人思維表述與課堂討論為主,反思對於傳播影視的發展型態與配樂風格評析。由於在藝術及聲音相關領域的學習中並不以標準答案為首要條件,而是練習運用所學的知識結合個人看法創作。因此,在課堂討論與學習單的作業中將會以申論題為主,讓同學能以課程中學習到的歷史背景及理論定義結合自我見解創意發揮。

      配合每週單元進度,以下為課堂討論及學習單作業的設計框架:

a. 以電影Skyfall (空降危機)為主要範例,深度探討音樂的地位及其與影像間之關聯,並以個人觀點評述配樂家Thomas Newman的創作手法
b. 以配樂家Hans Zimmer 的作品為主軸,詳細討論電影主題曲的創作手法 (器樂為主或聘請歌手演唱)
c. 課堂演講心得:對於時下傳播影視產業發展趨勢的見解
d. 聆聽電影原聲帶〈國境之南〉後,描述個人對於台灣電影配樂風格的設計手法及與本土文化連結之觀感 (樂器、歌詞、音樂特色)

      藉由上述各類型單元與配樂家風格的思維評論,綜合影音賞析,從電影片段到主題單曲,透過文字書寫,使同學能把聲音具象化,以聽覺的細膩角度來認識一部影像作品,也確切描繪出「聲音藝術」在傳播影視中的重要意涵。

 

附錄:課堂演講影像紀錄

附錄:課堂演講影像紀錄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