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於2023年受邀為教育部大學通識教育中程計畫 (IGER) 的《博觀通識:國立研究型大學》專書撰文,介紹本校通識教育的整體概況及近年來的精進發展。該專書於2024年7月正式出版。其中,原文關於「推動通識教育精進規劃與執行成果」一節,由時任中心主任翁曉玲教授、現任主任吳俊業教授、方天賜副教授、張繼瑩副教授,以及中文系羅仕龍副教授兼清華學院學士班主任共同撰寫,記錄了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近年在課程發展上的主要成果。然而,由於篇幅所限,出版版本頗有刪節。為了保存原稿中的完整內容並提供參考,特擷取定稿部分,於「通識二三事」平台發表,以饗讀者。]
一、清華通識教育精進規劃的背景
通識教育乃大學的基礎共同教育,在培育博雅人才和形塑學校特色上扮演重要角色。然而在國內大學教育發展中,通識教育起步較晚,政府和學界缺乏充份的認知,加上它與職涯發展的聯結相對間接,容易為人輕視,故在發展過程中,常面臨各種問題與挑戰,比起其他專業領域教育,更費心經營,方能匡正成見,健康發展。
本校於 2016 年年底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大學部學生人數劇增,並隨著藝學院和教育學院的加入,進一步朝向文理並重的綜合型大學發展,而對核心通識課數量與多元性的需求,因此有著明顯的提昇。此外,當代科技發展、社會文化的改變,以及12年國教課綱的發展、素養教育的倡議等諸多外部因素,也促使通識教育中心重新思索其教育理念、檢視其課程架構和發展配合新時代需求的課程,並因此於 2019 年正式啟動「通識教育精進規劃」。
「通識教育精進規劃」由本校內部行成立校級通識教育精進委員會提出,並獲得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通識教育精進計畫」支持,由該計畫成立的其他輔導團包括中華大學劉維琪校長、前臺東大學劉金源校長和中山大學西灣學院院長蔡敦浩教授等人組成,前來本校指導。 輔導團委員們分別於 2019 年 11 月 11 日與 2020 年 1 月 7 日來校進行兩次實地訪視,聆聽本校通識教育現行狀況與所遇問題之說明,並與本校教師一同商議眾多與通識教育組織、制度、師資、課程等相關的重要議題,提出客觀、專業的觀點與作法,協助本校面對現行通識課程結構、供給和品質等項目,思索出必要性和務實性兼具的精進作法。
本校提出討論之重要議題約略如右:一、本校通識教育組織制度完善性與師資充足性之討論。二、本校通識教育理念與學生基本素養核心能力之討論。三、目前核心向度課程架構適切性與課程發展的討論。四、本校通識學分總數的適當性與選課規則的討論。五、推動本校跨域 / 跨院 / 創新課程之討論。
針對前述問題,輔導團在瞭解本校目前通識教育組織架構、教學環境和執行情況之後,提出中肯建議予本校,像是:
(一)適度調整「清華學院」組織架構。設置專責院長、副院長(可由通識教育中心主任或其他二級單位主管兼任),而非由副校長、教務長、學務長等兼任,使其行政趨於一元,可更專注於院務。另以清華學院為核心,擬具大學通識教育規劃報告,並經校務會議通過後執行,釐清本校的教育目標與定位問題。
(二)合理規劃與分配各院系支援通識教育之經費。學校可考量各院勻挪出少部分經費給通識教育中心支配,再視各學院教師支援通識課程的比例再回歸各學院系所的作法,或可稍解經費不足問題。
(三)加強通識教育的橫向聯繫,包括課程之間、院內各單位之間和校內各單位之間,營造清華大通識環境。
二、精進規劃的執行成果
承蒙輔導團委員指導,本校執行本期「通識教育精進計畫」,有幾項重要的改善成果,具體而顯著的成果涉及兩方面,首先是通識中心的一些整體的制度和架構性發展。要點如下:
(一)精實核心向度,以解決核心通識課程發展不均的問題。原六個向度核心通識課程數量各自有明顯落差,造成老師開課和學生選課的壓力。本中心重新思考新時代的通識教育思維,擴大向度意涵,朝向開發更多元、符合時代趨勢的課程;整合屬性相近的向度領域課群,化解六向度的課程數量與師資人力不均的問題,故從六向度調整成為四大向度,且配合各向度必選一門核心通識課程的規定,更能提昇課程規劃與排課的效率。
(二)持續進行拓展核心課程和深化通識課程,結合各學院與校院內單位的學術專業能量,例如體育室、語文中心、諮商中心等單位合作發展通識課程,擴大通識課程規模與類型,期滿足學生們知識性、教育性、文化性、社會性與實用性等各面向的學習需求。
(三)朝向「大通識」規劃,促使「通識教育」再思考如何擴大意涵與實質內涵。初步可以清華學院為核心,發展「通識+語文+體育+軍訓+書院」等五位整合的通識合作,進而開展以校為核心的多層次組合的通識教育與活動,以豐富教與學的可能性。
(四)積極延聘優秀師資。未來除更積極向外招募優秀新師資外,亦期爭取更多校內合聘教師支持,和延攬具通識教育熱忱之退休教授回校開課。因應國際化政策與英語教學需求,應投入資源鼓勵老師開授外語授課課程、同時強化教師之英 / 外語教學能力和發展英 / 外語教材。
(五)建立通識授課獎勵機制。目前本校已經提出了對於各學院課程修課人數的獎勵機制,可以促進各學院課程並列通識的誘因。然教師受限於研究壓力,傾向不多開課的現況,仍需要持續需求改善。建議,依據本校教育目標及發展願景,研擬清華大通識發展趨勢,由上至下建立支持通識教育發展的機制,由校級會議凝聚各院的共識並由清華學院作為整合角色,積極推動各院系協調合作運作模式。
評估學生通識學習成效。通識教育中心曾委託學評中心就學生修習通識課程資料進行分析,掌握學生學習成效資訊,經此直接與學生、系所間建立長期且穩定的溝通平台,日後亦將持續進行通識學習成效調查與研究,以期發現問題並盡力解決。
其次,則涉及通識課程的創新的成果,這裡從參與各項創新課程的老師的視角,進一步述說各項課程的特色。
三、通識課程的創新的成果
(一)辦理旅讀課程的理念與成果 (張繼瑩老師)
近年來教育政策強調素養學習,舉凡人文素養、跨領域素養等議題都是教育最前緣的話題。確實,當前的大學生由於生活經驗的單一與貧乏,要在成長過程培養人文素養並不容易。尤其是清華大學是以理工科系為主的學校,學生的理工思維本來就不容易增長人文素養,即使是同學們修習人文課程,較多是增加人文知識,素養的涵養可能還要再加努力。至於跨領域素養的教育,這更是從學校到系所共同面臨的挑戰,傳統大學教育的框架並不容易改變與實現跨領域學習,通識教育大概是最能夠實踐跨領域素養培育的教學場域。
檢驗學校的體質後,我們認為應該增加同學的生活經驗,而且在一個需要跨領域知識的地方學習。於是我們開設了「旅讀」相關課程。 我們在課程中結合了專科知識以及生活環境的特色。讓同學走出教室,到現場去做學習,歷史課就到歷史現場、地質課就到自然環境、文物課就到博物館去。透過我們設計的課程,讓同學可以將知識與生活環境結合,一方面增長知識,一方面能夠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更重要的是,當同學離開教室後,到真實的世界裡,處處都是需要跨領域的知識支持。提早讓同學進入真實的世界裡學習,不失為發展跨領域素養的好機會。
在旅讀課程的規劃中,我們提出了四大主軸,包括:「人文與自然景觀探究與描摹」、「生態環境、經濟生活與人群」、「人類文明:源頭與盡頭」、「跨域交流:台灣與亞洲」。希望這些主軸能夠提供本中心歷史、地質、藝術、文學、法政、數學等專業師資共同合作的平台,並由此課程的契機聯繫本校人類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專業系所的動能,發展高度密集、多元學習的課程。總之,我們希望修課同學能夠在旅讀課程中學習到長時間與短時間的視角,同時又具有地方與跨域的空間感。在知識層面上,又能夠接觸跨領域且具有對話性的教學方式。
在課程的操作上,我們採用了「田野調查」的方法作為教學主軸,配合教師的專業知識,以現實的社會環境作為教室,安排密集且深度的課程。在課程上,我們以兩位不同領域或同領域不同專業的老師組織課程,或者由同一位老師組織各領域專家。由於課程需要密集上課,因此我們選擇暑假做為施行課程的時間。且為了保證同學能夠與教師、旅讀的現場有充分的接觸與學習,因此採取40人以下的小班進行。以通識開課,是對全校招收學生,學生的組成本身也是一次跨領域的結合。
109年暑假,通識中心推出第一波旅讀課程,當年開設兩門課。一門課程是游能悌老師與張繼瑩老師共同開設的「『地利人和』─ 旅讀新竹自然與人文歷史」。游能悌老師是地質學專業,張繼瑩老師主修歷史,兩位老師共同以新竹做為場域,從地質與歷史來觀察新竹,走入新竹的城裡與城外的區域,以及煤礦、天然氣、石油的產區,完成人文與自然的學習。
另一門課程是黃致傑開設的「台灣味的混種工藝設計再造」。課程由黃致傑老師組織數位具有傳統工藝與科技藝術方法的藝術家,以地方創生的角度,認識台灣傳統工藝、在地文化與文創設計,帶領同學對當代環境與生活態度進行反思,發展日常器物再造的創作行動。課程的操作過程結合設計、文化、科技、藝術、哲學等議題。
110年暑假,「『地利人和』─ 旅讀新竹自然與人文歷史」課程更進一步與成功大學「踏溯台南」辦公室,洽談課程合作。兩校老師都認為,從台南到新竹不僅是台灣歷史發展的重要線索,同時在地質與自然資源上也具有可比較性,因此最終達成課程合作方案,開設「旅溯雙城—台南與新竹的自然與人文」。課程除了擴大認識台灣的時空外,同時也導入兩校教師共同授課,兩校學學生共同學習的模式。在課程與田野中,兩校師生密集地學習與討論,常常激發出令人驚豔的成果。授課師生都相當驚訝,在短短七天的學習過後,同學竟然能夠做出短片、遊戲等成果,而且持續關注本課程。部分同學還持續回到課程擔任田野輔導員。
112年,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下,又開設兩門旅讀課程。一門是「旅讀故宮」,課程由兩位藝術史教師馬孟晶、梅韻秋老師共同開設,以臺灣南北故宮為考察基地,指導同學文物保護、文物修復以及策展。課程後的成果發表,同學們提出各式各樣的策展計畫,甚至有同學已經開始洽談展品與展示空間。這樣的成果令我們相當經驗。
在臺灣的課程經驗上,我們希望同學們能夠走出臺灣,對我們周遭的城市與歷史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因此,今年又推出「旅讀上海:城市的傳統、現在與未來」。本課程由法律專家翁曉玲老師以及歷史研究者張繼瑩老師共同組織,透過對上海附近的江南小鎮、租借地以及戰場的田野調查,帶領同學體驗近五百年的重要港埠城市,由上海理解近代中國與東亞的發展。由於課程預期的目標以及前往異地考察的難度增加,課程為了讓同學行前有充分的背景知識,於出發前舉辦工作坊以及讀書會,讓同學能夠更為深入準確地了解歷史的上海與當代的中國。
透過旅讀課程,我們讓修課的同學感受到現實世界的樣貌與魅力,透過密集的學習也讓同學與老師,在跨領域的實作場域中,擦出許多意想不到的火花。在這些課程中,同學們逐漸積累人文素養與實踐跨領域素養。
(二)通識課程自主學習 (方天賜老師)
通識自主學習課程的目的在於鼓勵學生從自身出發,自行發展及規劃學習計畫。內容可以超出現有的課程範疇,展現跨領域的整合與實踐,藉以推動「學生本位」的學習模式,讓學習的型態更加多元。
依本中心的辦法,在施行方面,自主學習計畫係由學生自主提出學習計畫書,且須有相關領域教師同意指導,本中心也會引介一位輔導老師襄助及提供諮詢意見,經本中心課程委員會審核通過後實施。目前計畫都是一學期為單位,自主學習成員在完成規畫之學習計畫並於期末提交成果報告後,由指導教師及輔導教師給予評分,經中心審核後,授予通識選修課程學分。每位學生每次申請以 2 學分為上限,並得認抵本校通識選修學分。每位學生申請次數以 3 次為上限。
自本中心於2016年開始推動自主學習計畫以來,累計共有 27 件計畫獲得通過及實施。近期的計畫主題包括中美競合、校園生態調查、大眾史學的書寫與實踐、動物飛行機制、北埔文化傳承、實驗性影像創作、地緣政治的風險與機會等,相當多元。自主學習的方式並未限定以個人或小組方式進行,實際運作則絕大多數是以多人小組方式進行。其中,國際關係內的自主學習計畫件數較多,迄今累計9組54人次。
如何鼓勵學生啟動自主學習課程是一項關鍵,因為學生們未必都熟悉此計畫,故本中心特別建置自主學習相關網頁,藉以協助推廣通識自主學習課程。本中心也會在開放申請前,特別發信給通識課程的授課老師,請他們於課堂上協助宣傳及鼓勵學生。在學期中,也會找前一學期的自主學習小組分享該組的學習活動及心得等。
以國際關係領域為例,通常是由授課教師鼓勵已修過課程或正在選修的學生提出申請。由於有興趣的學生們不一定都彼此熟悉,所以會由指導教師協助聚集擬參與的學生進行計畫內容的討論,並確定參與的意願、計畫計畫主題及預計實作的方向等,同時也會由成員推舉組長及副組長,作為日後與通識中心的聯繫窗口。指導教師在協助組員建立聯繫方式後,參與學生便開始進行計畫書內容撰寫及分工,然後提交申請。輔導老師及課程委員會也會就計畫書內容給予具體建議,由小組據此進行調整。
就學習內容來看,國際關係研究的自主學習小組通常是以讀書會及參訪作為學習的主軸。小組在選定書籍後,就內容分配成員於每周進行導讀報告。參訪方面,則是國際事務的相關單位為主,包括外交部、外國駐台使館、政府單位、智庫組織等。另外,有些小組也會選擇影片作為學習文本,在觀看後進行討論。另一種輔助方式則是就研究主題訪談相關專家學者。指導教師則在過程中,透過會談等方式,就計畫進展給予建議或者諮詢意見,協助小組完成規畫內容。
自主學習的另一個重點則是學習成果的呈現。歷屆國際關係自主學習小組都會針對研究主題撰寫國際時事評論,並將其投稿至媒體,成效相當不錯。其它的呈現方式則包括經營社群媒體(IG)、拍攝影片、製作Podcast、撰寫小組論文、至中小學交流等不同方式,相當多元。
就曾參與學生的回饋意見而言,多高度肯定此計畫,可見有其成效。但部分學生也反應,在此課程上所付出的心力其實遠大於一般性的課程,可能導致學生參與的意願。因此,如何鼓勵更多的師生參與及是否調升授予學分等課題,或許也可以納入未來規劃的討論中。
(三)「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系列課程 (羅仕龍老師)
在全球化的數位時代裡,身在台灣的我們如何閱讀並理解文學經典?我們可以與經典名作建立什麼樣的交流和對話?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贊助,清華大學通識中心、中文系、語文中心共同規劃的「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自109學年度起開始,每年邀請白先勇教授等多位海內外學者與專家,帶領學生探索文學經典的情感世界與思想內涵,領略經典文學傳世之美,拓展古今文化視野,培養清華學子的人文關懷。從109到111學年度的第一期計畫中,連續三年分別以「紅樓夢」、「中華文化經典選讀」、「中西小說經典」為主題開課。112學年度開始本課程計畫的第二期,以「文化的記憶與重建:台灣篇」為主題,繼續深耕文學通識教育。
本課程由白先勇教授領銜主講,第一期計畫的三年課程裡,每週由知名學者教授以專題演講方式進行。一方面希望提供修課學生更多元的視角,從文學、歷史、美學、藝術、社會生活、現代科技與理論等各個層面探尋經典作品所展現的文化生命力;另一方面,則希望帶領同學細讀文本,回歸經典本身,結合當代思維,深度理解文學蘊含的審美情趣、生命體悟與共同情感。
本課程以主題規劃進度,讓同學們可以藉由授課老師們融會貫通的引導,進入文學經典繁複優雅的大千世界。同時,為了讓同學們充分掌握並吸收上課內容,每次上課的演講結束後,安排中文系博士班助教帶讀專題演講所涉及的相關片段,詳細為同學解釋文字義理,說明篇章內涵,讓即便是從未接觸過相關經典的同學,也可以本課程一窺經典堂奧,享受文學閱讀樂趣。對於曾經讀過相關經典的同學來說,則可以藉由學者專家教授們多年潛心研究的心得,重新發現經典之所以值得一讀再讀的精采。
本課程第一期三年計畫經由專業攝製、剪輯之後,全數公開上網(台積講堂網站、清華大學OCW開放課程網站),成功樹立典範,國內其他大學也陸續以類似方式開設課程。在第二期的計畫裡,我們思考的問題是:文化活動如何建構生命記憶,記憶如何不斷重新書寫我文化認同。當AI科技席捲而來,生而為人的我們在數位密碼之中,如何判斷何為真假?我們如何面對個人與群體的記憶地圖,進而抽取並創造共同的文化語彙與經驗?112學年度的「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以「文化的記憶與重建」為題,立基台灣文學,重新思考我們的土地、歷史與記憶,並結合戲劇、影視、IP產業與文創作品,檢視文學作品結合當代載體所演繹出的韌性與無限可能,在經典傳承與轉譯創作之間,見證台灣文學的能量與魅力。
為體現「文學X影劇藝術雙重奏」的課程概念,112學年度的課程每週邀請兩位來賓,以對談方式開展課程,創造豐富、趣味、活潑的課堂氛圍,實踐跨領域的學習模式。本校負責授課的蔡英俊、楊佳嫻、羅仕龍三位老師也將適度參與對談,以主持或引言方式貫串課程內容,幫助學生掌握課程脈絡,充分吸收來賓對談與演講內容。
本課程備受肯定,「10802白先勇清華文學講座1:《紅樓夢》」課程於2022年榮獲全國開放教育優良課程獲「OCW組優選獎」。
(四)通識教育:「京劇新美學」系列課程 (羅仕龍老師)
「京劇新美學」課程因應本校與國光劇團、東海大學共同參與執行的「台積電 X 國光戲曲傳承計畫」而開設,自110學年度起連續六個學期,分別以「探索體驗」、「基本功法」、「表演入門」、「唱唸作表」、「四功五法」、「粉墨登場」為主軸,從基礎開始教起,指導學生逐步學習京劇《春草闖堂》,並於112年6月於台北市台灣戲曲中心由清華、東海兩校學生與國光劇團專業演員同台演出。
「京劇新美學」系列課程秉持通識教育之精神,通過趣味生動的劇目引導學生一窺戲曲堂奧,這齣號稱「天下第一喜劇」的《春草闖堂》,不但具有教育意義,更能深入淺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粹煉良好學習效果,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之上,凸顯出個人的成果與價值。
從零基礎開始到正式登台演出:京劇有其嚴謹之表演功法,即使是模仿都深具難度。修課的同學在國光劇團專業演員的指導下,從零基礎開始學習京劇《春草闖堂》。每個學期期末都有公開成果發表,累積學生經驗與膽識,以計畫目標為導向。本課程結合實作與理論,每學期有三分之二課時由國光劇團專業演員親臨本校指導學生學習戲曲身段與唱腔,三分之一課時安排戲曲學者演講,每學期也安排一次免費前往國光劇團觀賞京劇的機會,期望能多管齊下,同時兼顧學生的知識含金量與劇場實踐能力。
從清華通識出發,跨校串連新一代年輕學生投入傳統藝術的學習:除了深耕清華藝術教育之外,從第三個學期辦理清華、東海雙向交流觀摩。兩校同學們「以戲會友」,讓通識課程的教育不僅侷限於校園內,而更能推廣到台灣不同地區,將清華通識課程的效益極大化,跨校串連年輕學生的學習動能,開創共好共贏的教育前景。
縱向繼承經典深度,橫向開拓教學廣度,展現大學與社會責任的結合:本課程由台積電文教基金會獨家贊助,結合國光劇團的專業師資,將戲曲實作落實到研究型大學的通識教育之中,堪稱「藝、企、學」三方合作的國內創舉。本課程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受到社會重視,兩校修課學生皆曾接受IC之音「打開戲箱說故事」廣播節目專訪,圖書館人社分館則於111學年度舉辦「京劇新美學-小春草闖進了大學課堂?!」特展。此外,由學生主導的清華大學京劇社在112學年度正式成立,並與新竹市國劇演藝團共同演出。凡此,都說明本課程的社會實踐效益。
以通識課為載體,培育新一代清華學子:「京劇新美學」課程基於「養國子之道,乃教之以六藝」的精神,通過現代詮釋的禮樂射御書數,使學生對未來世界有更大的承擔,通古今之變,識天人之際。「京劇新美學」課程將傳統藝術融入現代化教學模式,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促進不同學科的修課學生交流,發揮各自所長並相互合作,建立團隊精神。期末呈現結合理論與實務,讓同學們不但得以認識藝術之精粹,並且在彼此的激盪之中建立起更豐富多元的人文關懷與知識能力。本課程的成效,不僅侷限於上課期間,更深入浸潤學生的生活,使人文藝術成為內在的陶冶,展現清華通識課程的成效。
四、結語
在每段時期裡,清華通識都肩負不同的任務,但共同目標是培育清華學生們具備「全人」特質、博雅涵養和發揚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之精神。基於此項使命,營造友善、親近且有內涵的通識環境,以及通識課程的革新與精進,一直是本校通識教育努力的方向。
清華通識教育一路走來,雖然歷經不少的困難與挑戰,但仍能穩中求進、卓越發展,並且與時俱進,其實要感謝校方的支持、校友和各界人士的鼓勵、通識教育學會和通識領域師長們的指導,尤其歸功於一群有熱情、致力於通識教育的清華老師們,樂意帶領同學們學習成長,培養他們敦厚的人文關懷和寬廣的知識能力,去面對未來社會的挑戰。
未來,本校將持續推動通識教育改革與精進,除了開展多層次組合的通識教育,以學群的概念持續調整現有課程,和開發新課程,同時透過學程化之規劃發展,進行橫向之跨領域連結,精進本校通識教育各項制度及提昇學生學習效益。此外,通識教育中心將持續扮演主辦或是關鍵性協辦角色,致力於提升清大生的共同教育內涵,形塑清華人的通識 DNA 與校園文化之提振,以培養清華人多元能力及全球視野,成為科技大躍進時代下優秀的跨領域人才。